为帮助新生明确学业方向、汲取专业经验,传承老辈学者的匠心精神,近日,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在泰州校区J3-102举办专业学业规划与致老专家书信活动,为2025级康复(中德)专业新生搭建成长导航与精神传承平台。
本次培训特邀学院康复治疗学教研室老师陈明昊担任主讲嘉宾,2025届康复(中德)专业全体学生及辅导员共同参与,活动由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李信主持。

活动伊始,陈明昊老师对新加入康复(中德)专业大家庭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着重强调大学初期科学规划学业的重要性。结合康复治疗学的发展趋势与中德合作项目的独特优势,深入浅出地剖析专业前景,鼓励同学们“既要仰望星空,树立远大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夯实基础”。他特别指出,老一代专家学者的严谨治学态度与无私奉献精神是学院的宝贵财富,希望同学们能在此次活动中汲取前行力量,让“匠心”精神代代相传。

在学业方法指导环节,陈老师结合屏幕上清晰罗列的时间分配表,给出具体建议:“‘每周对照标本记忆’‘作业独立完成’‘及时请教老师’,这三点看似简单,却是构建扎实专业基础的铁律;而每周10小时的稳定投入,正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必经之路。”谈及考试备战,他分享高效复习法:“‘十分钟后自测’‘次日再回顾’,遵循的是记忆的科学规律,同时要学会从‘解释’‘定义’‘列举’等题型中反推复习重点。”针对同学们普遍关心的论文写作与拖延问题,陈老师以“逆向日程表”为例,生动演示如何将学期论文分解为可控步骤:“从11月20日确定题目,到12月20日上交,每一步都清晰明确。这是战胜‘拖延症’最有效的武器——用稳定的‘常规’工作流程,替代对‘完美’结果的焦虑。”

最后,陈老师强调综合素质拓展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关注素质拓展学时体系:“大学的舞台远不止于课堂,思想政治、志愿公益、学术科研、技能特长等七大模块,共同构成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希望大家主动规划,在实践中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整场讲话既有宏观学业导航,又有微观方法指导,为新生们送上了详实而温暖的“大学生涯行动地图”。

在随后的现场问答环节,氛围热烈活跃。新生们围绕课程设置、德语学习难点、未来考研路线、学业与社团活动平衡等问题踊跃提问,陈明昊老师及在场优秀高年级学生代表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提供实用建议与宝贵经验。这一环节不仅解决了新生的实际困惑,更拉近了师生、生生间的距离,为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风奠定良好基础。

活动尾声,“致信老辈续匠心”环节温情启幕。新生们怀着敬意铺展信纸,或向老专家请教治学之道,或表达对前辈开拓之功的崇敬,或立下刻苦钻研的青春誓言。笔墨间流淌着对专业的敬畏与热爱,更连接起学院的精神血脉。

此次活动不仅为康复(中德)专业新生解答了学习生活困惑,明晰了专业认知与发展路径,更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精益求精、薪火相传的“匠心”种子。相信新生们将以此为起点,精心规划学业蓝图,在传承中创新,在求索中前行,为康复医学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