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青年教师郭静在Gastroenterology合作发表电针促进胃癌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的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5-02-27浏览次数:10

  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青年教师郭静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建华教授、裴丽霞主任、王刚主任合作,在国际胃肠肝病学期刊Gastroenterology(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26.3)发表论文《电针可缩短胃癌腹腔镜胃癌术后肠麻痹时间的多中心随机试验(Electroacupuncture Reduces Duration of Postoperative Ileus After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恶性肿瘤,其术后并发症的管理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消化道手术通常会引起术后肠麻痹,这一并发症会延缓患者康复进程、延长住院时间。尽管腹腔镜胃切除术在降低术后肠麻痹发生率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仍可能长达3天。针灸可有效调节胃肠功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电针治疗胃癌术后肠麻痹的证据尚不充分。

该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由江苏省中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共7家三甲医院共同完成,共纳入585名接受腹腔镜胃癌切除术的患者。所有参与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标准护理,并被随机分配至电针组、假电针组或仅标准护理组。研究采用标准化针刺治疗方案,选取双侧内关、足三里、上巨虚穴,术后连续治疗4天,每次留针30分钟。研究结果显示,与假电针组和仅接受标准护理的患者相比,电针治疗显著缩短了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并降低了延迟性术后肠麻痹的发生率。该研究为针灸促进腹腔镜胃癌术后康复的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在国际上推广加速康复外科提供了中国针灸方案及循证证据。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裴丽霞主任和王刚主任为第一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孙建华教授与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青年教师郭静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508525003737